一群小學生圍在小院照壁前,聆聽曹文敏老人講《曹氏家訓》的故事。本報記者郭玉琴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在國家層面上蘊含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等,在家庭層面上有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因此,我把‘敬老孝親,友睦鄉鄰’寫進家訓。”12月11日,天氣晴朗,襄汾縣南辛店鄉新民村曹文敏家,一群小學生圍在小院照壁跟前,聆聽曹文敏老人講《曹氏家訓》的故事。
83歲的曹文敏是襄汾縣一名退休老干部,也是一名有56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以來,他堅持深入全縣中小學,對青少年進行家風、家規、家訓教育,是縣關工委特聘顧問和“五老”講師團成員。
好家風出自好家教,好家教源自好家訓。實踐使曹文敏認識到,好家訓對培養青少年優良品質和健康人格至關重要。2002年,退休返鄉的曹文敏在修建自家庭院時,將自己撰寫的《曹氏家訓》鐫刻在青石上,鑲嵌在照壁中心,在當地傳為美談。
“輩出精英、報國為民;仕則清廉、民則賢德;見義勇為、禮儀誠信……”家訓全文288個字,既傳承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寫進去。鐫刻在照壁上的家訓,全家三代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時時浸潤著每個家庭成員。兩個女兒嫁出去后,把孝敬老人的好家風帶到了婆家,大女兒孝敬公婆如同孝敬父母,結婚后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至養老送終。二女兒孝敬公婆譽盈鄉里,2019年8月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媳婦郭荷蓮被評為臨汾市“最美家庭好媳婦”。大孫女曹維康出嫁時,曹文敏撰寫的婚聯是:“愛老公更須孝敬公婆,欽孟光當效舉案齊眉”,成為曹家嫁女的獨特嫁妝,傳遍十里八鄉。
襄汾縣關工委副主任、黨支部書記杜玉柱介紹,曹文敏從縣文聯退休后,始終學習先進、宣傳先進,寫文章弘揚社會正能量。他還把講“孝”作為己任,自編一套“孝道經”,到學校、去農村,有請必到,10多年來宣講過500多場。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曹文敏一字一句專心致志地在報紙上讀完二十大報告全文。其中“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這一段話,被他用紅筆重重地勾畫出來。曹文敏老人說:“我要繼續弘揚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教育后輩加強自身修養修為,將好家風融化于血液,烙印在靈魂;我還要繼續發揮余熱,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種子,讓他們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本報記者郭玉琴
編輯:暢言
免責聲明:三晉新聞網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三晉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三晉新聞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