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蒲劇團的著名導演李泉水老師準備把他從藝65年的苦辣酸甜出一本書。知道我以前從事新聞工作,邀我為他寫個東西,我欣然應允。原因有二:一是老友相邀,不敢不從命;二是我感覺李導的藝術生涯就是一部厚厚的蒲劇大字典,非常值得把他的奮斗歷程分享給新時代的戲曲人,以催生更多優秀演員和導演。然而,幾次提筆卻一直難以成文,究其原因,還是對李導了解不夠,李導就是一本厚厚的大書,我本人尚且未能讀懂,何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想到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導一生可能也就出這一本書了,往后再寫,恐怕沒機會成書。于是,不揣冒昧,懷著忐忑的心情,記錄下對李導的一些粗淺認識和我的一些感悟,若能以此啟迪后昆,則余愿足矣!
對于戲曲,我是打小就喜歡,周圍許多人都知道,以至于時至今日還有人說:你沒唱戲,可惜了!記得初中時,家里有個錄音機,我便把節省下來的零花錢,買下了所能見到的所有蒲劇磁帶,王天明老師的《空城計》、王藝華老師的《黃鶴樓》、李愛玲老師的《三娘教子》《十告狀》、雷俊生老師的《獄卒平冤》、白麥浪老師的《孫成打酒》等等,不一而足,許多唱段更是能背會唱。不過那個時候,完全就是一個戲曲狂熱愛好者、一個戲迷而已!真正對戲曲有深入了解,是在觀看市蒲劇團排演的《白溝河》之后。因為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的本能,看完即將與廣大觀眾見面的這一傳統大戲,我感覺我應該寫個東西,且有一種不吐不快的緊迫感,寫完后自認為還可以,發給劇團的幾個朋友,請他們把把關,幾個人幾乎沒有商量就同時回復我:這部戲的導演是李泉水老師,一定要加上!于是,按照大家的建議,我加上了這個戲由李泉水導演排導,但說實話,對于當時只知臺前,不知幕后的我這個戲曲小白來說,心里還一直犯嘀咕:一個導演,有那么重要嗎?
對于一部戲而言,導演太重要了,這是我后來才逐漸意識到的。
認識了許多劇團的朋友,便不滿足于只是在臺下看戲,知道他們在排戲,也會在下班時間過去看看,滿足一下好奇心,這個戲究竟是怎么糅合到一塊的?排戲的現場讓我很震驚,可以說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排練場,導演最大!無論是“梅花獎”獲得者還是一二級演員,都要聽從導演安排,有時候導演要求的動作,演員來不了,導演還得親自示范,后來看到武俊英、景雪變、孔向東等幾位大家文章,才知道,他們今天的輝煌成就,都離不開李泉水導演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從這些名家開始第一次擔任主角,到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舞臺藝術風格,再到艱辛的奪梅之路,都離不開李導的無私陪伴。在閑聊中,李導告訴筆者,名演員也是人,在未成名之時,他們也有過彷徨,也有過失望,也有過氣餒和望而卻步的畏難思想。是李導,對他們拉著、拽著、推著前行,有批評,有鼓勁,更有激勵和鞭策,難怪許多老師在回顧自己藝術生涯之時,對李導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退休后的李導依然愛看戲,李導說:一方面,由于多年從事導演工作,戲曲,尤其是蒲劇界的各類賽事會請他擔任評委,這是任務,必須去;另一方面,自己現在還能動,經常有劇團邀請給他們排戲,要排戲就不能拘泥于過去的老一套,要不斷創新,而創新就需要學習。每一次觀看演出,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人嘛,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在戲曲改革的路上不斷推陳出新,才能讓戲曲這一古老藝術煥發新的活力,適應新時期觀眾對戲曲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
生活中,李導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不管是面對領導還是一般人,泉水導演都很隨和,與之交往總有如沐春風之感。但在排練場,李導卻是一個一絲不茍的導演,更是一個不放過任何細節的嚴師。不管是名演員還是跑龍套,做不到位必須重來,有的名演員、老資格在現場挨批,抹不開面子耍脾氣,李導從來都是不溫不火,耐心細致做工作,直到完全滿意為止。李導說,他們怨我也好,恨我也好,我要的是這本戲見觀眾時無可指摘,這才是真正愛護演員、維護演員的形象,一時心軟,抬抬手過去了,觀眾不買賬,不一定會指責導演,但肯定會笑演員、罵演員,當導演就是要對演員負責。
多年來,運城地區的幾位“梅花”獎獲得者都或多或少受到過李導的藝術滋養,有的更是李導一手培養出來的。按理說,李導算得上功成名就,而且早已退休多年,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了,但閑不住的李導退而不休,在他的記事本上記了十幾個年輕人的名字,十幾回戲,他說:這些娃娃都是咱們蒲劇的好苗子,是咱們蒲劇的希望所在,未來之星,我平時都在觀察他們的成長情況,根據輕重緩急為他們排導一些適合自己特點的戲已經列入了我的議事日程。
有人說:戲曲不行了,后繼乏人,總有一天會消亡的。但從李導的話里,我仿佛看到了蒲劇的希望。戲曲的振興需要年輕一代戲曲人以甘守清貧、孜孜以求的決心,十年磨一劍的耐心,扎實苦練,久久為功,因為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但更需要像泉水導演這樣熱心蒲劇事業的老一輩藝術家,甘當人梯,以愿做春泥護花紅的高風亮節,做好傳幫帶。
趙文彬
編輯:暢言
免責聲明:三晉新聞網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三晉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三晉新聞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