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il591"><strike id="il591"></strike></big>

  • <track id="il591"></track>
  • <big id="il591"></big>
  • <tr id="il591"></tr>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黨建 > 正文

    太谷區:小區建起黨支部 居民有了主心骨

    時間:2022-12-29 09:37:53    來源:山西日報    

    “大爺、大媽,打開手機‘民生山西’App,點擊進入后找到‘社保認證’選項,按照操作提示就可以自己認證啦。”不久前,晉中市太谷區金都玉苑小區居民王少婷在小區的休閑廣場上,為左鄰右舍的老人們開展了一堂特殊的教育課。王少婷是太谷區人社局黨員,她發現小區離退休老年人比較多,需要定時開展社保資格認證工作,但對智能手機和智慧辦公不是很了解,就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幫助大家,耐心地教老人們如何下載、如何認證、如何方便地使用等。

    把黨支部建在小區,方便黨員在家門口發揮同心圓作用,進而有效整合基層資源,帶動小區物業、業委會、志愿者隊伍等各種社會組織參與小區治理、服務小區居民的積極性,是太谷區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全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太谷區探索“黨的建設神經末梢+城市治理基礎單元”深度融合模式,以住宅小區黨建“小單元”推動城市基層“大治理”。

    建組織 筑牢小區治理“紅色堡壘”

    “小廣場的兒童搖椅螺絲有松動。”“小區新一期的義診啥時候舉辦?”……金都玉苑小區黨支部副書記王秀山一上班就打開了小區微信群,把小區居民近來的一些問題和意見進行整理。“居民關心的這些問題,一般會由黨支部先研究,再由物業等相關部門具體實施。馬上就要召開小區黨支部會議,我們要把居民的訴求弄清楚,并在開會時討論出初步的解決方案。”王秀山說。

    金都玉苑小區黨支部是太谷區成立的第一個小區功能型黨支部。該黨支部以“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黨建格局,把組織的觸角延伸到小區、樓棟、每家每戶。今年以年,該黨支部采取了“1+3+N”的工作模式,即突出一個黨支部的引領,加強對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機構、小區網格長的組織領導,用活小區醫生、小區交警、小區城管、小區調解員、小區律師、小區文藝愛好者等多個服務載體,為小區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

    “小區有了黨支部,居民有了主心骨。”眼瞅著小區環境不斷改善,居民劉國慶連聲稱贊。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太谷區以“黨支部建在小區里”為抓手,通過建強工作隊伍、完善工作體系,不斷延伸黨建觸角。截至目前,全區285個居民小區中,建立小區黨支部83個,其中單建21個,聯建49個,共建13個,實現了小區黨支部的全覆蓋。

    聚合力 提升服務管理水平

    干凈平坦的路面、擺放整齊的車輛、文化氣息濃厚的墻面……漫步在太谷區安泰社區聯通小區,改造提升后的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生活環境更宜居。

    聯通小區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小區共有居民160戶,原來是聯通太谷公司的宿舍區,多年來隨著住戶的更迭,小區的原住戶已經寥寥無幾,作為物業方的聯通公司也逐漸退出,小區基本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

    “暖氣不熱、下水不暢、垃圾清理不及時……”提起昔日小區的場景,居民馬楠連連搖頭。

    為改變現狀,安泰社區黨委決定成立由社區黨委委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吸納小區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居民黨員以及網格員、片區民警中的黨員進入小區黨支部班子,集結多方力量搭班子、建隊伍,確保“老舊失管”小區有人管、有人抓。

    安泰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楊玲桃介紹,去年秋天的連陰雨導致轄區大部分住戶地下室進水,大家都指望著社區僅有的一臺抽水泵,只有聯通小區在老黨員趙秋蓮和兩個兒子的帶動下,從樓門口一桶一桶地往外舀水自救。“那一刻,我的眼淚都掉下來了,這就是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這就是咱黨支部最大的成就。”楊玲桃激動地說。

    據了解,太谷區創建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小區黨支部為紐帶,構建縱向協同、橫向聯動、多方參與的“一縱一橫一融”的小區治理組織體系,使區域內各類黨建資源向小區集聚,合力破解小區治理難題,不斷提升小區服務管理水平。

    強引領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鑫港灣復式小區是個先天不足的小區,開發商因為資金不到位很多設施未完善就交付了業主。

    “剛入住時,小區進出的道路沒有硬化,電梯、地庫都因為欠供應商的尾款不能正常使用,停水、停電是常事。”業委會主任范強介紹,為了有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大家自發成立了業主委員會,與開發商、物業等開始了艱難的維權之路。“本以為小區自治是一條不錯的路,沒想到因為收費和管理問題,業主之間又發生了矛盾。這時候,社區黨支部成了我們的調解員和裁判員,他們公道又有原則,處理的結果大家都滿意。”范強說。

    “居民們在遇到急難愁盼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黨組織,覺得黨組織是最公平最正義的。”鑫港灣社區黨委副書記白四寶說,只有把黨建引領擺在首位,用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去理順、支撐業委會、物管公司和居民樓的組織建設和工作規范,才能讓居委會、業委會和物管公司三駕馬車步調一致、同向發力,切實化解矛盾,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過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參與小區業委會(物管會)組建、履職和管理全過程,確保黨的領導貫穿始終,從而提高居民自治的規范化與法治化水平是實現基層治理的最終目的。”太谷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莉峰表示,將全面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社區治理方式,強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區治理重點向小區下移,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張謙 陰娜

    編輯:暢言

       免責聲明:三晉新聞網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三晉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三晉新聞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