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臺比武曬成績,比學趕超顯活力。
今年以來,嵐縣將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融入具體實踐中,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基層組織強基、鄉村干部隊伍素能提升、特優產業提質增效、鄉土人才培育、鄉風文明建設、美麗家園創建、社區精細化管理、安全穩定排查整治八大行動,通過定期調度、現場觀摩、督查考評等形式,推動基層治理見實效,群眾的滿意度與幸福感大幅增加。
“‘八大行動’將專項行動融入‘清化收’、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不斷提煉總結經驗,選樹培育典型,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嵐縣縣委書記張新春表示。
小積分大管理 講創新重實效
9月18日上午,東陽澗村黨員馮玉柱經過313省道與村十字路口時,撿到一個放著4張銀行卡和身份證的小卡包。老馮毫不猶豫地通過鎮網格員微信群,聯系到鄰村失主。
這件小事讓老馮獲得東陽澗村黨支部獎勵積分5分。“今年已掙到積分31分。”馮玉柱說話間,心里的榮譽感油然而生。
東陽澗村村委公示欄動態顯示每位黨員的量化考核指標積分結果,群眾一目了然。
《農村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是嵐縣針對4538名農村黨員出臺的,先行在9個鄉鎮26個村中鋪開,全面推行“445”工作法。
“445”即4類黨員(A類是村“兩委”班子成員及村民小組長中的黨員、B類是在轄區內生活,有履職能力的無職黨員、C類是長期外出流動黨員、D類是不能履職但能表達本人意愿的黨員),基礎積分、民主評議積分、貢獻加分、違規扣分4項賦分,制定細則、黨員申報、支部審議、黨員評定、公示存檔5步程序評定。實行一月一申報,一季度一評定,一年一周期。
每位黨員發放《黨員證》、家門口掛“共產黨員戶”標牌和積分管理服務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兌諾,結合“清化收”、網格管理、產業發展及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等事項,量化考核指標,激發農村黨員干事熱情,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和鄉村振興。村黨支部成立積分考核小組,負責黨員考核,年度評定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個等次,全程公正公開透明。
“抓黨建的核心在人。每位黨員代表著整體黨員隊伍的形象和執行力。”嵐縣縣委組織部長馮麗表示:積分制在考驗黨員干部同時,又能發現和培養后備黨員干部。
黨建引領全局 發展活力凸顯
初冬,界河口鎮的沙棘、土豆等農產品喜獲豐收。“我村引進試種榛子項目,增收效果明顯。”小蛇頭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宏說道。
近年來,小蛇頭村推行“黨建+網格+N”鄉村治理新模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護林防火、“清化收”等工作,產業發展正勁,治理成效明顯。
“建設基層黨建名鎮是我們的目標。全鎮黨員干部發揚基層調研為榮的作風,通過‘小切口’解決民生‘大難題’。”嵐縣縣委常委、界河口鎮黨委書記高勝虎如是說。
黨建無處不在。嵐縣第八屆“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月活動已過數月,只見王家莊村民們從地里轉運收獲的一車車土豆,喜悅溢于言表。村中,一條條彩帶在整潔的街道上空迎風招展,一面面圖文并茂的黨建標語文化墻異常醒目,一處處家庭農家樂開門迎客。“嵐城鎮堅持黨建引領社會經濟發展全局,群眾日子蒸蒸日上。”嵐縣縣委常委、嵐城鎮黨委書記郭宏鵬介紹。
東土峪村是呂梁市委組織部的幫扶村。提質升級的黨群服務中心新設創業空間、文明驛站、家長里短、頤福小院等18個功能室,為群眾提供各種服務。其中,“創業空間”室對接市場,加工鞋墊、箱包等手工藝品,生意紅火。正在納鞋墊的村民劉改轉說:“一個月能掙2000元。”
“東土峪村每項黨建工作都是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嵐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牛興偉說。
11月10日,社科鄉政府召開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一對一座談會。包鎮領導馮麗與13位村黨支部書記面對面交流。“大家不要有任何顧慮,盡量說問題,便于今后的工作改進。”馮麗說。
下馬鋪村黨支部書記蘇連珍認為,農村工作情況復雜,很難權衡利弊。只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四個意識”,才能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上井村黨支部書記劉俊明表示,依托地理優勢,該村擴大發展養殖和飼料加工前景廣闊,希望農業部門給予指導。
“鄉鎮黨委政府要不怕扛責擔責,在精準把握精神政策的基礎上,引導各村放開手腳、勇于創新、敢于發展。”社科鄉黨委書記?∩钣懈杏|。
近年來,嵐縣持續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持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全面推廣先進村好經驗好做法,實現跨村聯合、連片開發、群眾參與、成果共享,推動共同增收致富。
全科網格管理 基層治理成體系
易居苑小區是嵐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
該社區按照“因地制宜、樓棟定界、無縫覆蓋、科學劃分”原則,設置“1個黨總支、4個黨支部、16個一級網格、32個黨員樓棟長、220個微網格”的管理服務平臺,全面推行黨員樓棟長工作制,精心選配黨員擔任樓棟長,將人員、資金、服務下沉,有效解決治理難題。
同時,發揮在職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組建各類服務團隊,推行“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模式,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參與網格管理和服務。
目前,九九財富小區、秀容御苑小區、易居苑小區物業成立聯合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高社區管理能力。
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中,嵐縣加強全科網格規范化治理,統一標準要求行政村300戶設置一個2級網格,20戶設置一個3級網格,社區網格300—500戶設置一個網格,實現136個村和8個社區全要素網格全覆蓋。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全部編入網格黨組織,強化網格化管理運行,延伸基層治理力量,加大網格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縣鄉村系統互通共用,提升治理效能。
治理過程中,各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等創建活動,將黨建融入物業管理,暢通群眾監督物業渠道,有效整合各類數據資源,推動物業管理智能化,增強公共服務效能。
“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進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以黨建引領社會經濟發展大局,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嵐縣縣長王小明表示。
本報記者燕中興
編輯:暢言
免責聲明:三晉新聞網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三晉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三晉新聞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