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il591"><strike id="il591"></strike></big>

  • <track id="il591"></track>
  • <big id="il591"></big>
  • <tr id="il591"></tr>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民生 > 正文

    寒冬送溫暖 幸福沁人心

    時間:2022-12-29 09:57:49    來源:山西日報    

    亞寶大藥房正在向群眾免費發放退燒藥“布洛芬”。姚姬娥 姜樺文/圖

    為了幫助因災、因病、因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群眾,12月14日,太原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組織了“送溫暖、獻愛心”募捐活動,全體干警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上圖為太原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捐助現場。張紅朝攝

    稷山縣殘疾人聯合會為殘疾人免費開辦中醫按摩培訓班,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走上就業和自主創業之路。圖為12月12日殘疾人在學習中醫按摩。栗盧建攝

    中國人民銀行河津市支行,及河津農商銀行西城支行的工作人員和養牛戶柴文勇在交流。張卓文/圖

    長治·潞州區 樂老學堂 老年人有了新技藝

    12月16日,相比室外的天寒地凍,在長治市潞州農村商業銀行景新分理處營業大廳里,一場“樂老學堂,溫暖老人心”的活動,正在紅紅火火地進行。

    “閨女啊,先教教我們怎么用手機叫車吧,這大冷天,有時候想打個出租車等半天也等不到。”65歲的王青萍阿姨滿臉期待,看著大堂經理賈月花。“沒問題,王阿姨,叫車、微信付款、線上掛號,還有玩轉抖音、拍視頻等等,想學啥咱就手把手教您啥。一期學不完,還有二期、三期,保準讓您滿意。”拉著王阿姨的手,賈月花微笑著說。

    長治市潞州農村商業銀行景新分理處位于市區繁華區域,周圍居民小區較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客戶是老年人。近年來,該分理處工作人員經常遇到一些老年客戶拿著手機前來詢問怎樣微信付款、如何收發紅包等問題。在與其聊天當中,有些老年客戶表示,雖然孩子給買了智能手機,但對他們來說卻成了一種負擔,生怕一不小心點錯按鈕錢就不見了。

    既然客戶有需求,銀行服務就應適時跟上,尤其是金融適老化服務越來越引人關注,銀行更應順勢而為,切實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為此,長治市潞州農村商業銀行景新分理處聯合周邊社區老年人廣場舞協會一道,舉辦了“樂老學堂,溫暖老人心”活動。

    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以及平時在工作中搜集的相關信息,分理處工作人員先是把打印好的彩色圖文詳解發給到場的老人們,隨后,詳細講解并且帶領他們一步步、一遍遍演練。80歲高齡的吳謎書大爺在操作時急得冒汗,賈月花俯身安慰并再次演示。除了教老人們用智能手機添加微信好友、預約車、線上掛號等,賈月花還為大家講解了各類電信詐騙案例,提醒老人們增強防范意識。

    “以后出門,不拿現金咱也會打車了,這堂課真是及時雨。”王青萍阿姨滿意地說。

    長治市潞州農村商業銀行景新分理處負責人表示,我行以往的送溫暖活動更多地停留于給客戶送米、面、油等。其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別是對于不少老年人而言,他們更期待能獲得精神需求的滿足,“‘樂老學堂’我們會堅持辦下去,以‘服務貼心,客戶安心’理念不斷拉近與老年客戶的距離,把潞州農村商業銀行作為‘鄰家銀行’的品牌形象擦得更亮。”

    周瑞嬌

    運城·鹽湖區 清潔取暖 農戶家暖了天藍了

    “水壓如果在1MPa以上、3MPa以下,咱們這個水壓就是正常的。”12月14日,運城市鹽湖區能源局在陶村鎮開展清潔取暖“煤改電”“大回訪、大檢修、大售后”活動,向群眾宣傳“煤改電”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并組織服務人員上門入戶,對“煤改電”設備進行維護和調試檢修,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進入冬季氣溫逐漸下降,供熱取暖又成了熱門話題。煤改電取暖設備運行幾年來,村民們用得好不好?有沒有出現故障?鹽湖區能源局特意組織工作人員到村里回訪。在檢查、維修設備過程中,工作人員還向群眾科普了正確使用設備的方法以及設備運行補貼政策等,讓大家能更安全、舒適地度過寒冬。

    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著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給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鹽湖區在全區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堅持分類精準施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困難群眾受助及時、衣食無憂、安全溫暖過冬。鹽湖區能源局積極響應,從11月5日起對全區21個鄉鎮(街道)所有“煤改電”用戶進行集中統一上門回訪調查,最大限度排除設備隱患。

    在金井鄉西王村喬紅玲家“煤改電”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協作配合,正在加緊鋪設供電線路,安裝取暖設備。施工人員給喬紅玲安裝的是熱風機,屬于驕陽暖冬型超低溫機型,這種型號的取暖機可以根據氣溫隨時調節,4個月的供暖期下來,基本耗電在800元左右,不僅比燒煤劃算,還干凈衛生。

    “以前生爐子,家家戶戶都冒煙,空氣也不好,污染環境,對人身體有害。去年換成‘煤改電’之后感覺特別好,又方便、又干凈,而且溫度很適合,價格也合適,一冬天下來也就幾百元,政府還給補貼,特別好。”喬紅玲高興地說。

    近年來,鹽湖區積極推進能源消費革命,持續加速清潔低碳轉型。截至目前實現了中心城區、禁煤區100%全覆蓋,平原地區農村覆蓋率85%以上,清潔取暖工作成效顯著。今年,該區繼續擴大禁煤區范圍,區能源局積極聯合鄉政府強力推進清潔取暖工作,進一步保障廣大群眾溫暖過冬。

    喬沼琿

    太原·迎澤區 天寒衣暖 娘家人溫情入心坎

    近日太原市迎澤區橋東街道辦事處婦聯進行了“暖冬慰問”活動,共慰問34名生活困難的婦女,為她們送上來自中國婦女基金會、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聯合捐贈的慰問物資,把婦聯“娘家人”的愛和溫暖送到她們的心坎上,讓她們感受到來自政府和社會的溫暖。

    雙塔寺街二社區低保戶張靜,今年47歲,無勞動能力,無收入,離婚后和父母親一起生活。并州東街一社區困難婦女張烈桃患有腦梗、糖尿病,常年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其丈夫患有糖尿病,無勞動能力,夫妻二人無子女,張烈桃的日常生活靠丈夫照料,是并州東街一社區低保戶。張靜、張烈桃二人所在社區婦聯了解到她們的情況后,為其送去了來自中國婦女基金會、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聯合捐贈的冬季衛衣。

    在“暖冬慰問”活動過程中,橋東街道辦事處各社區婦聯除了為轄區生活困難的婦女送上慰問物資,還與她們每個人傾心交談,拉家常,噓寒問暖,詳細詢問了解她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向她們宣傳相應的幫扶解困政策,并鼓勵她們樹立信心,戰勝困難,樂觀生活,向她們強調婦聯永遠是婦女群眾的“娘家人”,會盡全力幫助她們渡過難關。

    橋東街道辦事處婦聯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踐行使命、主動作為、盡心履職,為轄區婦女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當好她們的貼心人,做好她們的“娘家人”。

    姚姬娥 趙敏

    良心企業 捐贈家鄉緊缺藥品

    12月20日至27日,運城市區有需求的群眾,可免費到市區的6家亞寶大藥房,每人領取4粒退燒藥“布洛芬”,得知消息的群眾紛紛前往。

    受疫情影響,退燒藥品緊缺,了解到相關情況后,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緊急從外部高價購入5萬粒“布洛芬”,全部贈送給運城市區和芮城縣1.2萬名急需的群眾,有力地緩解購藥難的問題,體現企業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一位大爺把領到的藥舉得高高的讓記者看,領到藥的群眾表示:“‘布洛芬’解決了燃眉之急,特別開心,也特別暖心。”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芮城縣500位急需的群眾捐贈了“忍冬感冒合劑”和“亞寶唯源素”。新冠陽性患者需進行抗病毒治療,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攝入。此次捐贈的“忍冬感冒合劑”可以清熱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發熱、咽痛;“亞寶唯源素”是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患者營養需求,能為陽性患者提供藥品和全面營養支持,保障他們的健康安全。

    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藥品和大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及中藥材種植于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連續9年位列“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此次向家鄉捐贈緊缺藥品,是用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姚姬娥 姜樺文/圖

    臨汾·大寧縣 全線發力 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如何讓山區群眾溫暖過冬?如何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中石油煤層氣臨汾分公司層層壓實責任心,就是盡可能地多產氣、穩產氣,加上之前投產的85口新井,工區的生產井規模達到了500口以上,產氣平穩有序。針對臨汾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計劃,該公司還牽頭成立天然氣保供工作組,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詳細制定天然氣保供、設備保溫方案,配備各類防凍應急物資20余項,全力保障晉西南居民冬季取暖用氣。

    “現在,俺家里的取暖條件是越來越好了,縣里的政策也好,用干凈又清潔的天然氣給家里供暖,自己想調多少度都可以,俺家有老人,室內溫度一直在23攝氏度左右,太舒服了。”家住山區大寧縣昕水鎮葛口村村民賀五平說。面對疫情防控、人員短缺等復雜情況,中石油煤層氣臨汾分公司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優先保障民生的供氣要求,進一步優化現場生產模式,在疫情防控下,工區各條保運道路走得通、走得暢,保證在零下20攝氏度的山區里,設備管道凍不壞、堵不住。

    “為足量保障當地居民取暖用氣,全力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8月上旬我們就開始布局民生保供工作。我們積極響應山西省政府關于全省今冬明春保暖保供的精神,結合臨汾市當地疫情防控政策、重點井投產上產以及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一舉將天然氣日產量提升至了300萬立方米以上,為的就是不讓老百姓為冬季取暖發愁。”中石油煤層氣臨汾分公司經理耿昊說。

    廖航 高新華

    運城·河津市 兩天放款 解了農戶燃眉之急

    “今年養牛的收益不錯。人行支農再貸款支持一把,我就能把養牛的規模再擴大一倍。”12月15日,河津市陽村街道辦事處太陽村養殖戶柴文勇對再次前來調研回訪的中國人民銀行河津市支行和河津農商銀行工作人員滿懷信心地說。想擴大養殖規模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曾是柴文勇的煩惱。

    “養牛周期長。資金回籠慢,一直想擴大養殖規模,但苦于缺乏資金,計劃一直在推遲。”一次偶然的機會,柴文勇遇到在村子里調研的中國人民銀行河津市支行工作人員,他向對方訴說了想貸款卻沒有抵押物的難處。工作人員告訴他,可以通過當地農商銀行申請支農再貸款,支農再貸款不僅利率低,而且信用戶不需要提供抵押物,方便快捷。中國人民銀行河津市支行工作人員將柴文勇融資困難的問題轉告給河津農商銀行后,河津農商銀行西城支行的客戶經理很快上門了,僅僅過了兩天,20萬元的貸款就打到了柴文勇的銀行卡里。

    “想不到放款速度這么快,還足不出戶。我用這筆錢新購回了4頭繁殖母牛。”柴文勇說。目前,他建有兩大排圈舍,養殖本地黃牛和奶牛50多頭,5頭成年黃牛12月底出欄,每頭牛預計會為他帶來3萬元左右的收入。

    張卓文/圖

    愛老敬老 美德傳承后繼有人

    12月15日上午,孝義市崇文街道大虢城村的便民理事廳前“為本村60周歲以上老人送溫暖”的大紅條幅在寒風中格外顯眼。一群年輕人冒著冬日的嚴寒,正在把一袋袋面粉,一桶桶食用油搬到三輪車或摩托車上,為本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送去冬日的問候。

    前來領取東西的趙廷俊老人激動地說:“每人一袋面粉,兩桶食用油,這是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送給我們的慰問品。這也是我們村的新風尚,每年都會有本命年的年輕人給我們這些老年人送東西,我們感到很溫暖。”

    據了解,慰問60周歲以上老人確實是這個村的新風俗。這個風俗早在十五六年前就開始了,最初是由本村民營企業家李元發起的,一直堅持了10多年。村里年輕一代受其影響,每到37歲本命年就尋思著要為老年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們送去關愛。就這樣一年接一年,一幫年輕人接著一幫年輕人,一個良好的風尚逐漸形成,慢慢就成了村里的新風俗。

    今年村里一共有22位37歲的年輕人,他們通過村委會了解到村里有300多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部分困難人員希望得到幫助。經過大家合計覺得給老人們送去面粉和食用油最實惠,于是他們自籌資金,采購回一批面粉和食用油,送到老人們手中。

    大虢城村年輕人認為,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村里的一分子,希望能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為老人們做點好事,表達晚輩對長輩的尊重和關愛,并且愿意把這種好傳統傳承下去。

    李竹華

    送書下鄉 科技惠民受歡迎

    12月15日上午,平順縣新華書店赴該縣青羊鎮車廂溝村開展“送書下鄉”活動。近年來,該村依靠土地較多的優勢,采用公司加農戶的方式,與山西振東道地藥材公司合作種植潞黨參、連翹等中藥材作物,促進了農民增收。嘗到甜頭的農民朋友對科學種植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平順縣新華書店的舉動正好迎合了農民朋友的心意。

    送書下鄉,不僅能發揮科技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也一定程度為村民解除了缺乏科學技術的后顧之憂。這次活動,平順縣新華書店共為車廂溝村村民送去300冊圖書,涵蓋了農業科學、養生、政治、文學、科技等多個門類。其間,新華書店工作人員還走家串戶充分調查和征集村民意見,摸清他們的閱讀需求,讓“送書下鄉”工作有的放矢。

    秦旭東

    編輯:暢言

       免責聲明:三晉新聞網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三晉新聞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三晉新聞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